“十三五”规划草案增加环境质量考核指标
3月7日下午,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召开记者会,邀请全国政协委员解振华、秦大河、吴晓青、胡存智、白岩松就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,推动低碳循环发展,加大环境整治力度,特别是大气、水和土壤污染防治等答记者问。
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、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认为,雾霾主要是人类活动排放造成的。就全国来说,煤是最主要的排放源。但是,中国主要能源还得靠煤,即便到2050年,煤占能源消费比重还要超过50%。所以,要减少雾霾,煤的清洁利用是关键之一。另一个原因是汽车尾气。我国燃料油品的质量近年提高较快,但各地情况有差异性。建筑工地机械的排放,还有少量的黄标车以及冬季取暖季在城市周边散烧煤,在微风的情况下都是造成污染的原因。
有外媒关心,中国碳排放的峰值何时到来?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、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认为,中国明确提出了INDC(自主贡献目标),到2030年左右,会出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,而且我们要争取早一点实现。为此采取的具体措施也都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:第一是节能,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;第二,发展可再生能源,也就是零碳的能源;第三,增加森林碳汇;第四,调整经济结构、产业结构。
他解释,中国之所以提出2030年左右出现峰值,跟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有直接关系。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,正处于工业化、城镇化、农业现代化、信息化进程,这个过程需要能源的支撑,但是能源结构、产业结构要大幅度调整。他还透露,制定目标时,已经考虑了一对夫妇可以生两个孩子,所以人口增长在2030年会趋稳。基于以上这些考虑,我们最后确定2030年左右要实现峰值。
全国政协常委、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非常关心“十三五”环境指标。今年的“十三五”规划草案增加了环境质量的考核指标。他认为,增加的指标有几个特点:一是更加全面;二是更加科学;三是更加严格,全部是约束性的指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