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2020年,全国油气管网规模达到16.9万公里,到2025年,全国油气管网规模达到24万公里。国家发改委、国家能源局12日印发《中长期油气管网规划》(下称《规划》),除了明确到2020年全国油气管网建设目标,还提出创新油气管网投融机制,拓宽融资渠道,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,以及创新债券发行品种和方式等保障和支持政策。
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向记者表示,油气改革仍在路上,《规划》明确了油气管网硬件建设目标,这非常重要。与此同时,油气改革的最大看点仍是上游放开和管网独立,而这还需要深化改革。
从油气管网的硬件建设角度来看,《规划》所提出的目标非常令人鼓舞。
数据显示,2015年底,我国原油、成品油、天然气主干管道里程分别达到2.7万公里、2.1万公里和6.4万公里。《规划》提出,到2020年,全国油气管网规模达到16.9万公里,其中原油、成品油、天然气管道里程分别为3.2万公里、3.3万公里、10.4万公里,储运能力明显增强。
记者按上述数据粗略计算,到2020年全国油气管网总规模将增长50%以上,这将是一项巨大的投资。
事实上,油气网管属于国家发改委推出的13大类重大工程包之一的“信息电网油气等重大网络工程包”。截至今年4月底,该重大工程包已经开工68个项目,累计完成投资约2.59万亿元。由此可见,油气网管的建设,不仅对油气行业本身意义巨大,而且还对中国整个投资也有相当大的拉动作用。
令人欣喜的是,《规划》还提出更远期的建设目标。即,到2025年,全国油气管网规模达到24万公里,网络覆盖进一步扩大,结构更加优化,储运能力大幅提升。全国省区市成品油、天然气主干管网全部连通,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成品油管道基本接入,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天然气管道基本接入。
油气改革如何深化一直为各界所关注。《规划》提出保障措施的第一条,即为推进体制机制改革。
《规划》提出,要贯彻落实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者的若干意见,加快油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步伐,完善油气管网公平接入机制,实现管输和销售分开。
《规划》要求,承担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输的公司,公平、公正为所有用户提供管输、储备、气化、液化和压缩等服务,定期向社会公开各类管线接入标准,向第三方市场主体提供服务价格、剩余管输、储存能力等必要信息。
《规划》提出的实施组合支持政策包括: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,支持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和西藏天然气、成品油管道建设。创新油气管网投融机制,拓宽融资渠道,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,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油气管道项目,支持各类社会主体按照标准和规划,投资建设LNG接收站、油气储备库等基础设施。
规划还提出,创新债券发行品种和方式,广泛吸引海外投资,鼓励国内外社会资本设立油气国际合作基金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