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第10大油服装备公司Seadrill正式宣布,将在下月申请破产保护。看来在油价仍旧低迷的2017年,很多石油企业还没有脱离危险,而是有一场生存硬仗要打。
2017年8月24日,全球第二大海洋石油钻井承包商Seadrill发布报告称,该公司预计于9月进入美国Chapter11破产程序。据悉,申请破产保护,将作为该公司重组约100亿美元债务计划的一部分。
Seadrill不仅是全球第二大海洋钻井服务商,也是全球排名前十名的油服装备公司之一。该公司即将成为十大油服装备公司里面,第一家申请破产保护的公司。Seadrill最新公布的第二季度报显示,公司在第二季度出现了1.58亿美元净亏损。
在过去十多年时间中,Seadrill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实现快速发展,创造了轰动世界的石油神话。但Seadrill此番面临挑战,反映出整个世界油服行业仍旧承压。油价的小幅回暖,还不足以让油服行业全面步入正常状态。
油服行业的神话——Seadrill
在石油行业,Seadrill是一家具有传奇色彩的公司。因为这家公司用仅仅5年时间,就从一家毫无海洋钻井经验的小白,火速成长为全球第二大钻井承包商。
Seadrill的董事长约翰·弗雷德里克森(John Fredriksen)曾是欧洲石油大国挪威的首富,是全球公认的海洋大亨、第一船王。由于在当初看好海洋深水钻井的前景,因此在2005年踏入了海洋钻井领域。
2005年,Seadrill在挪威成立上市,上市后立即收购了一家叫Odfjell的钻井公司。在随后的几年时间中,Seadrill又收购了几家大型钻井公司和海洋公司,于2010年在纽约上市。在2008年,Seadrill还拿到了巴西国家石油公司高达41亿美元的合同。
深水钻井在本世纪初还属于新兴领域,Seadrill专注于在这一鲜有其他对手涉足的领域,并以此为中心不断优化重组资产,在资本推动下,通过不断并购,Seadrill最终实现了快速壮大。2014年,Seadrill的净利润达到了41亿美元的巅峰。
截止2017年6月30日,Seadrill的资产总额达到207亿美元,Seadrill及其下属公司拥有已交付的各类海洋钻井平台52座。
在2016年,Seadrill年营收达到31.7亿美元,是世界10大油服装备公司之一。在海洋钻井服务领域,Seadrill的营收仅次于越洋钻探(Transocean),高居世界第二。
Seadrill一度成为石油企业扩张的典范,是众多中小油服企业学习的对象。但面对石油行业的大变天,Seadrill还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海工行业遇寒冬
不可忽视的是,伴随Seadrill快速崛起的,还有国际原油的价格。几乎就在Seadrill成立的同时,国际油价便一路高涨,创造了近100多年来的最高位记录。
Seadrill总裁、挪威船王约翰·弗雷德里克森
总裁约翰·弗雷德里克森的果断和勇敢让Seadrill赶上了石油行业黄金十年的春风,实现了迅速扩张。但原油价格终究是难以预测,生于油价黄金十年的Seadrill,无法避开油价暴跌的伤害。
在油价寒冬里,油服装备制造企业是公认的最受伤的企业。而海洋石油开采又以高成本著称,在这一环境之下更是格外承压。业务量下降、债务高企,Seadrill不得不选择债务重组。2017年2月,Seadrill发布消息称,其债务和负债达到140亿美元,如果不能同其他贷款人达成重组协议,就需要申请破产保护。
在经历了半年时间之后,Seadrill终究还是决定采取这一措施。目前,Seadrill表示与债权人的长期谈判已经进展到了最后阶段,谈判涉及重组总计约110亿美元的债务,包括80亿美元的净有息债务。双方必须在9月12日之前达成协议。
在2017年,油价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回暖,不少石油生产商的业绩都出现好转。但对众多油服企业而言,大部分仍旧是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。诸如Seadrill这样的油服装备企业,何时能够摆脱困境,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,也引人关注。
油价回暖,油服寒
在2017年上半年,包括中石油、道达尔、BP在内的众多大型石油公司都实现了勘探开发板块的盈利,回归可持续发展之路。但处于被动状态的油服行业,情况却仍然不理想。从2017年第二季度经营业绩看,越洋钻探、Noble、Ensco、Diamond Offshore等知名海洋油气服务商几乎全部处于亏损当中;而世界四大油服当中,也仅有哈里伯顿实现了2800万美元的小幅盈利。
唯一实现业绩为正的哈里伯顿,其业绩增长主要也是得益于美国钻完井市场的复苏。哈里伯顿CEO此前也对公众直言,油服行业除了在北美地区外的世界其他地区,并没有太大的起色。
不可否认,油服企业依旧面临着一场生存硬仗,还需要继续大力调整企业结构和降本增效,否则可能有“出局”的危险。在勘探开发领域,大部分石油公司的策略是搁置高难度区块,把勘探开发目标转向“甜点”区。如此一来,除了北美之外的非常规油气、深水油气很难具有竞争力。
在过去几年的高油价下,油服装备制造商们竭力扩大产能,业务需求随油价戛然而止,这带来了巨大的供给过剩。
据Seadrill的二季度报告显示,Seadrill及其附属公司所拥有的海上钻井平台中,有38%都处于闲置状态。
在石油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情况下,非常规、深水油服行业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消化这些过剩的产能及设备。
油服行业重组并购不停
不过Seadrill依旧表示,虽然市场状况持续衰退,但近期依然获得了新的租船合同和续租合同,当前项目的执行也不会受到债务重组的影响。Seadrill称,潜在的复苏迹象正变得越来越明显,Seadrill依然对行业的长期基本面充满信心,相信近年来海工领域的投资不足将有助于市场复苏。
但在油气行业复苏之前,油服行业大洗牌的局面似乎还要持续。自油价大跌以来,斯伦贝谢、贝克休斯、FMC等公司相继经历了一系列的重组并购活动。在海洋钻井领域,重组并购活动在当下依旧火热。
在8月14日,Seadrill的竞争对手——世界第一大海上钻井承包商越洋钻探宣布,与挪威钻井承包商Songa Offshore签署协议,以约3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Songa Offshore全部股份。
这也是自油价暴跌以来,海工行业最大的一笔并购。Songa Offshore董事长Frederik Wilhelm Mohn表示,收购了Songa Offshore的4座半潜式钻井平台后,越洋钻探将成为“海洋恶劣环境”钻井市场的领导者,而这一市场正在显露出复苏迹象。
除了越洋钻探和Seadrill,其他大型海洋钻井承包商也在今年进行了重组洗牌。希腊的Ocean rig公司在今年3月申请了破产重组,英国Ensco公司在6月则以8.6亿美元价格收购了竞争对手Atwood Oceanics。
显然,在油价持续低迷的境况下,油服行业的调整和风险还没有结束,如今广大的油服企业也迎来了拼内力的时候。